这次访问,拜登原本期待的外交加分项,几乎都变成了减分项。求石油无果,围堵俄罗斯被拒,除了与沙特王储萨勒曼撞拳,显示美沙关系的艰难修复之外,拜登几乎“空手”而归。背负着中期选举的压力,拜登的访问显得很仓促,加上最重要的油价问题无解,“中东版北约”兜售失败。
拜登竞选总统时,曾严词批评沙特已经沦为“贱民国家”。拜登上台后,寻求以“务实”定义美沙关系,而在卡舒吉案件上,拜登政府紧咬不放,在人权价值观上对沙特多有批评。
拜登还撤销了前总统特朗普将胡塞武装列为恐怖组织的决定,结束了美国对沙特在也门军事行动的支持。此外,美国还公布了“9·11袭击”解密文件,显示沙特人曾给劫机者提供后勤支持,并允许“9·11”事件受害者和亲属可以起诉沙特索赔……
美沙新仇旧恨纠缠,但沙特在石油战略储备中的重要地位,迫使拜登政府必须重新评估对沙特策略。上台一年多之后,拜登此前都没有同沙特王储萨勒曼通话。今年3月,拜登为了寻求帮助降低高涨的油价,致电沙特和阿布扎比两位王储,二人都拒接了他的电话。
法国《世界报》指出:近年来美国加速从中东抽身,重心转向“印太”,视中东为“烂泥潭”,也让中东国家逐渐掌握了在没有美国“监护”下解决问题的方式,它们看透美国作为“动乱制造者”的真面目,也厌倦了美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态度。
在美国还为“脱身”沾沾自喜时,中东国家之间的对话进程已经逐渐展开。此时,拜登又想回头插一脚。如今,整个中东都在怀疑美国的领导力,就像阿拉伯半岛电视台评论:美国能给中东带来什么?除了兜售武器就是挑拨离间。
孙太一:战略原因我们都很清楚,因为拜登政府想延续美国十几年来都没实现的重返亚太、印太的政策,想集中精力来应对中国的崛起、与中国竞争。但在中东战略收缩之后,美国好像又有点后悔了,毕竟要与中国竞争,而在俄乌冲突之后,拜登政府也不得不同时面对俄罗斯,这个竞争的赛场好像遍布在全球各地了。
孙太一:白宫已经担心之前的政策,会留出太大的真空,而被中俄直接趁势占领,比如很多海湾国家,已经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中国投资建造的基础设施,海湾一带不再只是使用美国技术的净土了。所以当前拜登政府在战略上,有些举棋不定左右为难。
普京与莱希会面当天,伊朗和俄罗斯企业就签署了伊朗经济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外国投资协议,俄罗斯企业将向伊朗石油业投资400亿美元。俄罗斯的投资将大大助力伊朗实现能源产业升级,也有利于提升俄罗斯在能源市场的地位,提高未来全球的能源供给。
俄伊还将加强合作以最大限度减少西方制裁的影响,两国最终将放弃在双边交易中使用美元。伊朗中央银行行长表示,这是伊朗同俄罗斯经济关系发展中重要的一步。
去年敲开“上合”大门后,伊朗正式申请加入“金砖”,未来中国、俄罗斯和伊朗三个国家的联系将会更为紧密。
近日,俄罗斯借助伊朗、印度等国力量寻求突破西方封锁的努力也有所加强。6月份,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开始运行,第一批货物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发,经过俄罗斯阿斯特拉罕港后,通过里海进入伊朗北部的安扎利自贸区,然后用卡车运到阿巴斯港,最终运往印度的那瓦舍瓦港。国际南北运输走廊长达7200公里,将成为替代苏伊士运河最便宜和最短的一条通道,货物运输的时间和运费减少了30%至40%。
吴非:普京这次还着眼在如何辅助中东国家,找到自己的核心利益,比如在访问伊朗的过程当中,他就逐渐地协调在出口能源上和伊朗石油的价格制定,如果我们拥有石油价格的制定权,那么伊朗所面临的问题,就会解决大半。
吴非:比如过去叙利亚问题在解决过程当中,俄罗斯只是照顾到美国的利益,没有让土耳其得到好处,土耳其经常是上蹿下跳、两边下注,结果都没有得到好处。这次普京在中东政策上可以让埃尔多安得到一定的好处,在叙利亚问题上有一定的参与感,并且作某种程度上让步,土耳其更加有意愿参与叙利亚问题的解决,而此时对美国利益的伤害程度也不大。
主持人:卢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