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方将扩大“日本版海上陆战队”规模并部署到东海
据日本《每日新闻》21日报道,为了“对抗中国”,日本防卫省已确定方针,将在2024年春扩大陆上自卫队“水陆机动团”规模,并让该部队的一部分常驻在“前沿”的海上或离岛。报道称,有日本专家担忧,这种举措可能会加剧与中国间紧张关系。
2022年4月24日“水陆机动团”进行训练时的资料图片,《每日新闻》报道配图
《每日新闻》称,“水陆机动团”的任务是“夺回被占领的离岛”,被称为“日本版海军陆战队”。防卫省相关人士称,“水陆机动团”的规模目前为约2400人,部队的主力是两个约600人规模的“水陆机动连队”,2024年春天,“水陆机动连队”的数量将增至3个,主力规模将增加到约1800人,总体规模将增至3000人。报道称,如果主力连队增加至三个,则可以轮换性地让其他两个连队执行训练、待命任务,并将另一个连队部署到海上以“应对紧急情况”,而部署地点预计将是所谓“中国军队活动频繁”的东海地区。
据《每日新闻》报道,对于将“水陆机动连队”部署到海上进行机动预警的方针,一名防卫省高级官员承认,这参考了驻日美军海上陆战队“第31远征部队”的运用方法,并补充称,提前在前沿部署部队对在发生所谓“有事”时能尽早应对很重要,同时还能扩大与美海军陆战队和海上、航空自卫队的合作空间。报道宣称,日本政府认为,中国在“武统”台湾时可能会同时向所谓“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发起“进攻”。
对于日本防卫省的这种动向,《每日新闻》称,长期研究驻日美军和自卫队的军事评论员前田哲男表示,“水陆机动团的扩员是加强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合作的一环,美日的一体化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还称,“如果让部队常驻东海,将会加剧与中国间的紧张关系”,并质疑这种作战方案可能与日本宪法规定的“专守防卫”方针相悖。
关于日本政客涉台消极举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22年8月18日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日方涉台消极动向频繁集中,日本国内一些人鼓噪“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一错误认知无疑向“台独”势力发出了十分危险的错误信号。台湾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和两国间基本信义,不容丝毫含糊动摇,更不容任何挑衅越线。日方多次就此向中方作出过严肃政治承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日方理应清楚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深刻认识到为“台独”势力张目的危险性和危害性。我们敦促日方汲取历史教训,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和迄今所作承诺。(环球网/林泽宇)
日媒:日方将扩大“日本版海上陆战队”规模并部署到东海
据日本《每日新闻》21日报道,为了“对抗中国”,日本防卫省已确定方针,将在2024年春扩大陆上自卫队“水陆机动团”规模,并让该部队的一部分常驻在“前沿”的海上或离岛。报道称,有日本专家担忧,这种举措可能会加剧与中国间紧张关系。
2022年4月24日“水陆机动团”进行训练时的资料图片,《每日新闻》报道配图
《每日新闻》称,“水陆机动团”的任务是“夺回被占领的离岛”,被称为“日本版海军陆战队”。防卫省相关人士称,“水陆机动团”的规模目前为约2400人,部队的主力是两个约600人规模的“水陆机动连队”,2024年春天,“水陆机动连队”的数量将增至3个,主力规模将增加到约1800人,总体规模将增至3000人。报道称,如果主力连队增加至三个,则可以轮换性地让其他两个连队执行训练、待命任务,并将另一个连队部署到海上以“应对紧急情况”,而部署地点预计将是所谓“中国军队活动频繁”的东海地区。
据《每日新闻》报道,对于将“水陆机动连队”部署到海上进行机动预警的方针,一名防卫省高级官员承认,这参考了驻日美军海上陆战队“第31远征部队”的运用方法,并补充称,提前在前沿部署部队对在发生所谓“有事”时能尽早应对很重要,同时还能扩大与美海军陆战队和海上、航空自卫队的合作空间。报道宣称,日本政府认为,中国在“武统”台湾时可能会同时向所谓“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发起“进攻”。
对于日本防卫省的这种动向,《每日新闻》称,长期研究驻日美军和自卫队的军事评论员前田哲男表示,“水陆机动团的扩员是加强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合作的一环,美日的一体化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还称,“如果让部队常驻东海,将会加剧与中国间的紧张关系”,并质疑这种作战方案可能与日本宪法规定的“专守防卫”方针相悖。
关于日本政客涉台消极举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22年8月18日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日方涉台消极动向频繁集中,日本国内一些人鼓噪“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一错误认知无疑向“台独”势力发出了十分危险的错误信号。台湾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和两国间基本信义,不容丝毫含糊动摇,更不容任何挑衅越线。日方多次就此向中方作出过严肃政治承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日方理应清楚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深刻认识到为“台独”势力张目的危险性和危害性。我们敦促日方汲取历史教训,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和迄今所作承诺。(环球网/林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