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顶部

奇特蔡畈古村落 藏身皖西南太湖

2022-08-28 10:59:25 来源: 中梭通在线 责任编辑:张春

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500余年的蔡家畈古宅群,国家第一批公布的传统古村落,深藏皖西南大别山区太湖县汤泉乡金鹰村。也许旧时山高林密,岭路弯弯,交通闭塞,才使得650余间明清古建筑群免于战火保留至今。沿着今时修建宽敞的道路,驾车探访古宅群。踏在500多年的古村石板路上,置身古风古韵古宅间,仿佛今人变古人,穿越回到古明清。

古色古香古村落

群山环绕,竹木绿植拥抱的景观中,蔡家畈古宅群依山而建,座西北朝东南落在山冲间,一条小溪流穿村而过,将古宅分为河东河西,河床上架设的几块石板桥,是两岸往来通道。进入村口,便是广场,这里是古今村民聚散地,村中古建筑群列分祠堂、府院、民居三个等次。

古村落蔡家畈,过去曾是蔡姓居地,后蔡姓搬迁,殷氏先人来此定居,就地取材,修建住宅村落,古宅群中殷氏祠堂(祖堂)最为庄严,青砖石块木结构,雕樑木柱石鼓托,徽派隔火马头墙,石雕门框大木门,方型石墩门边分,小瓦屋顶安神兽,上重堂庭供列祖,中重堂庭义族事,下重堂庭集族人。祠堂一般是红白喜事时族人才启用,而每逢过年过节,族人们会端上鱼肉酒饭,齐集祠堂,由族中德高望重长者带头焚香祭拜祖宗。据刚从村党总支书记位上退休的殷响东介绍:蔡畈殷氏祠堂(祖堂)始建于清朝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时至今日,虽历经风吹雨打220年,而置身祠堂内,发现樑柱上的对联、墙壁碑记、大门顶上的匾额字迹清晰完好。

蔡家畈古村落古民居

蔡家畈保留完好的古宅堂厅分三重,设下堂厅、中堂厅、上堂厅,在殷响东的陪同介绍下,进入这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所建的古宅,映入眼帘的是石基砖墙木窗门,樑柱雕花刻图,下堂厅石板铺设天井、内设排水通道,两边砖木结构巷道厢房相连,石框木门完好无损。踏步重修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中堂厅。冋样石板铺设天井、巷道厢房相连。醒目的是大门上有四根木质雕图装饰物。殷响东解释:此为古代殷氏族人摘取功名的标志。行至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名为六龙堂的上堂厅:除了石铺天井、古朴厢房。这个主厅较宽敞,室内现保存完好的八根古木堂柱非常气派。

为蔡家畈古村落老宅巷道。

在蔡家畈古宅群中,保存完好的还有殷氏族中明清时期一些名士、官吏、商贾的古宅,如呈禧公屋:殷呈禧公(1655—1680年),古宅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维甲公屋:此宅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据殷响东与几位殷姓老者介绍:维甲公,是古宅堂厅中堂厅和上堂厅族人的祖先,古村落整个民居众星捧月般的以该屋为中心建设,结构古朴的宅房,房顶砌有防火墙,内外雕樑画栋。至今古墙上还存有“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的水墨诗画。

浴春公屋:殷浴春(1795—1851年),是维甲公第三代孙。该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古宅,土木结构,门窗户扇斜撑木雕至今保存完好。

殷赍臣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据殷氏族谱记载:殷赍臣,字良弼:,号梦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钦点内阁军机。光绪三十三年朝考授军机章京。民国时期,历任县长、军法处长、襄阳留守处司令、太湖县财委会主任等职。该栋故居为徽派建筑,内有砖石结构天井、土木组合厢房、八字型石木青砖结构大门,屋顶砌有防火墙,整过建筑庄严气派。

蔡家畈普通民居房,被一条石砌河岸的小溪围绕,民居基本上是石头宅基青砖土木结构,中隔木楼,简朴大气,户户巷道相连。一色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宅内立柱穿枋,据村中一些老者介绍:古宅里所用木制立柱、大梁、门窗户扇,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日晒至今保存完好,主要用料是采伐当地山上一种自然生长材质坚硬防腐性强的槠树。

蔡家畈保留至今的明清数百年古宅徽派建筑艺术,与规模较大的土木结构古宅群,是时国家命名的“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现如今已是安徽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湖县人民政府近年曾先后拨款数干万元对古宅群进行了维修保护。

太湖县委书记朱小兵特别重视该县辖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文化旅游业的开发工作,他认为:蔡家畈明清建筑古村落,历经500余年历史,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观赏价值,更具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好山好水好林木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蔡家畈古村落,背依来龙山及凤形山,面朝金山、羊角山,三面环山,与其称畈,但平坦面积不大,不如说是山冲。而来龙山乃天柱山山脉,岭坡相连,龙头正好面朝水潭(蔡畈水库)。靠山面水、随坡就势而建的蔡家畈古建筑群,当地传说古有才学高深的地理先生,途经蔡畈古村落,惊叹此地好风水,预言此地将人才辈出,书香永续。特留下赞美诗句:“上有黑狮看岭头,下有黄龙锁水口,前有金山文峰对,后有绿竹伴书香。”据蔡家畈老辈人说:蔡家畈座落龙飞凤舞面朝金山的风水宝地,所以历代人才辈出。

古村落内一口内圆外方石砌古井,是古人为防火就近打水而挖,此井数百年水源不断。蔡家畈古村落内建筑设计不仅防火防盗,屋前屋后地底排水设施巧妙,宅内天井从地底石槽将水排至室外屋檐下石砌排水沟,再排进穿村溪流而去。穿材溪流常年水流不断,除减轻上游蔡畈水库洪涝外,还承担着村后山沟水流汇集排放及田园抗早,小溪流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嬉戏游荡。

村旁龙泉古池,是村里居民数百年人畜日常饮用水源地,虽然如今有了自来水,但村里一些老人还会来这里提水。村里老辈人说龙泉水甘甜可以直饮,对人体有保健做用。的确,村中男女近百岁老人很多,一个个身材较瘦,精神状态康健。很少生病。有人将此地水土拿去化验,发现蔡家畈水土富含许多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矿物质及硒原素。龙泉口永远放着几把竹简,方便来往行人取水解渴。

村后蔡畈水库,汇集山川水流,里面养殖鱼虾,旱时灌溉田地,涝时集排山水。如今这里打造了太空舱式的“星空民宿”,成了外来游客向往之地,更是皖西南大别山区一座亮丽的风景线,

蔡家畈古村落住宅大院樑柱门窗500余年保存完好,其用料是选用当地山区所产槠树,也称大叶橡树,此树查找资料显示多产皖南、苏南山区,耐干旱,抗寒冷。槠树寿龄长,树干高耸枝叶茂,四季常青,材质坚硬耐腐。树分甜槠、苦槠两种,5月花期。10月果子成熟,《本草纲目》记载:储子仁气味苦、涩、平、无毒。主治食之不饥、令人健行、止泄痢、破恶血、止渴。

据蔡家畈老辈人介绍:苦槠树质苦辣,一般不易惹虫蚁,所以苦槠盖房打造家具,防虫防腐坚硬经久耐用。

名人名家名美扬

居住蔡家畈古村落的殷氏族人刻记殷氏祖训,勤读书忠报国,勤耕种俭持家,仁待人诚守信……古今这里名人辈出。据殷响东介绍:蔡家畈古村落虽然没走出过重要的政治历史大人物,但古今走出过不少有名望的人士,其中有三位最为典型,第一位便是生于道光丁未年(1847年)的殷先拔,病逝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他自小勤读书,立志要用所学报国为民。于26岁时“由廪生考选同治十二年癸酉科优贡,再由同治十三年甲戌应保和殿朝考,被钦取二等第14名,供职于礼部,在朝任士大夫,中宪大夫等职”。一生为官勤政廉洁。体恤民情,留下美名。

殷响东介绍说:另一位从蔡畈走出去的名人叫殷赉臣,生于光绪六年(1880年),病逝于民国32年(1943年)。光绪1898年时年18岁中举,光绪二十九年参加会试挑选誊录议叙知县,光绪三十年参加殿试钦取内阁中书,光绪三十三年通过朝考授军机章京,宣统年间授任陆军第9师湖北督军公署军事法官,民国初年在国民革命军38军担任秘书长,兼任湖北房县知事、襄阳市警察厅厅长、郧县知事及襄郧镇守使署参谋并任执法官,民国二十四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在安徽省政府建设厅任秘书,民国二十七年至民国三十二年任太湖县财委会主任,民国三十二年病逝家中。

殷赉臣为官一方体恤民众疾苦,在扫除地方黑恶势力,清剿匪患保境安民方面屡建奇功。每到任一方,深受地方百姓爱戴。多次调任时,原辖区民众自发送上签名万名伞以示敬意。抗战期间其任太湖县财委会主任,时倡导发行太湖县银元兑换券,为稳定物价防止物资外流、打击了不法商人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的动机,安定了民心。殷赉臣不仅对军事、地理、医案有相当研究和专长。而且还擅长书法,据说民间至今还存留着其墨迹。

从蔡家畈走出的还有一位了不起的女子殷翠和。其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病逝于1966年。殷响东介绍说:殷翠和从小聪明伶俐,其父母疼爱,在一朱姓亲戚资助下,她得以上学,后到江西省九江市儒励书院读书。于1933年考取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开设的护校,毕业后曾公费到美国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上海市吴淞口创办了公共卫生训练班,从事医护人员培训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她随一众人员避难至江西省彭泽县,忙于医院妇产科工作。1941年至广东省广州市协济医院所办护校受聘担任校长。1949年回到江西省九江市受聘担任康福医院院长。1953年被新中国有关部门调任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担任副院长。1966年69岁的殷翠和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临终前她将价值5万元的财产全部上交国家,医者仁心。殷翠和毕生献身国家医学事业,为健康医学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江西省人民政府为她举行了追悼会。

自新中国成立后,从蔡家畈古村落走出了数百名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他(她)们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美名扬。(□ 文/图 宋海明

作者简介:

宋海明 :安徽太湖籍在外资深媒体人、著名影视戏剧作家、导演、社会活动家、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庆市作协顾问,(曾先后供职于省级及中央主流大媒体)

已编剧在全国院线、电视台、网络平台播放院线、网大电影《三年》、《荒岛求生Ⅱ背后杀机》、《春归》、《调查》等10余部。编剧发表电影剧本《奇衣少年侯宝璋》、《芍花》、《女子便衣队》、《展翅青春》、《欠债大爷讨债孙》及3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铁血黄梅》、12期电视纪录片《即将失去的乡村技艺》。

编剧发表大型戏剧剧本(含舞台演出)《布衣状元赵文楷》、《红色经义堂》、《烽火程家岭》、《北浴烽火》、《风雨龙潭寨》、《浴血罗汉尖》、《星火铁林寨》、《民族村里姐妹花》、《账本》,《春归》、《乡愁》、《送年画》、《得与失》、《得失》、《都是不文明惹的祸》《改封》等20余部。发表长篇小说《铁血黄梅》及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民间故事、戏剧文史研究及其它文学作品300余篇,新闻、摄影作品6000余篇(幅)。

创作成果曾受到过中宣部及省、市级以上多次表彰。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旅游报》、《世界日报》、中国戏剧网等等全国及海外近百家媒体宣传报道。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ceshi.zgstzx.com/zaixianlvyou/4923.html 责任编辑:张春
中梭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