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赵永忠)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了进一步的深刻阐述,并结合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新的重大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在价值理念和价值实践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文化自信的核心
1.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人们据之以观世界、思人生、辨善恶、别曲直、识美丑,也以之为向心凝聚、一体认同、创新创造的依据和向导。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决定、表征;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魅力,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培育、彰显;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发展,也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规约、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
2.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发展壮大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文化的作用是对个人和社会的“教化”(杨耕)。文化的价值主要就是指其具有的教化功能。文化的这种教化功能是多方面的,例如作为一定文化的元素之一的民俗就具有对个人和社会的教化功能。文化的诸多“教化”功能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文化的核心价值或基本精神,它们是特定文化中不仅具有强劲的凝聚作用,也有着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例如,我们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的就是从总体上把握作为中华文化的那些核心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历史传承上看,中国古代先秦典籍《管子·牧民》就提出过“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并成为中华的传统美德主要内容。从价值体系把握,尽管可以从不同维度加以概括,但其核心是讲做人,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就曾说过:“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则把中国人的精神归结为“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爱国”五种精神等。所谓的核心价值观指的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过历史传承和制度安排所形成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则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并作为国家、社会乃至个人最本质的价值诉求和社会评判的是非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说的:“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3.坚定文化自信更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早在1935年,毛泽东在谈到中华民族的抗日决心时就深刻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建国后,毛泽东多次指出:“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坚决战斗的民族” “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他还提出,“我们国家的每个人包括娃娃都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有民族自尊心,这与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密切相联的。”201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更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和科学内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2012年11月18日,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首次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解读,清晰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即“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作为总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否则组成人民的大众群体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也正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决定着“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社会层面的价值机制,正是这一中间层面的价值机制,用制度规范我们每一个个人或群体行为模式,使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通过社会层面的价值机制汇总凝聚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上——“中国梦”的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总目标上。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的论断,深刻地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即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要求的:“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
要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还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和时代潮流中来加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说的:“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2017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中在谈及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的时候进一步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集体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第三十九条 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这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从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了国家意志。
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最重要的政治判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历史使命有新要求,“中国梦”被定格为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要求重新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将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五位一体”的价值要求,来规定、导引和调整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和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在个人层面上,在原来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础上增加“尊重”,以进一步规范、导引和调整新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层面上,在原来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基础上增加“共享”,以体现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总起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共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尊重”。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
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史上,“知行”是一个重要范畴。季羡林先生就曾指出:“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尚书》就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也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议。一般而言,“知”是指认知或良知,“行”是指行为或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治国理政,都强调“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其代表人物是明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王阳明,其作为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一起并称为“孔、孟、朱、王”。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性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习近平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
习近平总书记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他说:“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100多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疾呼:“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00年后的今天,当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又把希望的目光转向当代中国青年。他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他又说:“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对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法律来推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求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2016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意见》强调:“要从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发挥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有人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性伟大实践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要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如此,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学习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一个突出感受,就是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还是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就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总书记还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鲜明提出“四个自信”,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种“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的倾向,这实际上体现了当今社会存在着的一种不正确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实干兴邦”、“崇尚劳动”,强调的就是要改变这种错误的价值导向。
2013年“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他还动情地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2015年“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又一次强调:“‘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他还特别交代:“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把理想信念这个“天”和崇尚劳动这个“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如此,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就可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就能够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者:熊思远)
讲好全球公司 传播中国声音